Search


六月初一蛋捲

「創業者vs母親」,行銷出身的沈劭蘭 (Sherr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六月初一蛋捲

「創業者vs母親」,行銷出身的沈劭蘭 (Sherry Shen) 曾在兩個角色間掙扎,她想做80分的媽媽卻只有20分的力氣;全心為公司拼搏卻長年為人作嫁面臨事業瓶頸。直到2017年前以自創品牌「六月初一」為出發點,推出8字造型蛋捲區隔市場,酥脆層次獲顧客譽為「蛋捲界LV」,儘管歷經風暴,卻憑真材實料創出破億年營收,更成全她天天接孩子放學的初心。

來到台中美村路上的「六月初一」門市,儘管地點偏了點、車有點難停,湧進店裡的客人卻沒少過,有的是拎著購物籃掃貨的觀光客,還有人默默將堆疊1人高的數箱蛋捲領走,為的就是備戰1個月後的中秋,因為「官網訂單早在2個月前就訂滿了!」一個8字型蛋捲創下破億營收奇蹟,初始卻是一個職場媽媽蠟燭兩頭燒的困境。「我創業7年有60%的時間在出差,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記不起小孩的長相,真的受不了!我無法再過這樣的日子,1天都不要!1秒都不要!」六月初一執行長沈劭蘭回憶。

47歲的她原是行銷公司老闆,與從事資訊網路的丈夫施宏偉聯手拼事業,2011年切入數位行銷領域,「有點像高級的服務業,要跑客戶、演講、執行專案,一個客人前後要跑好多次,可能花5次(面談)簽約,後面花10次執行跟結案,客人晚上8點說要談事情,你不能說不行。」

她的一天如打轉的陀螺,「可能早上7點多就從台中上高鐵,講完課、學生問個問題,再衝去坐高鐵,回到家已經晚上8點,中間搭車、走來走去,回到家大概都躺在床上、沒法動了。」而被犧牲的就是寶貴的親子時光,沈劭蘭剛創業時老二才6~7個月大、還在地上爬,「小孩小的時候很需要媽媽,吃飯、洗澡、陪伴、睡覺,通通都要媽媽,但我就沒辦法,每次出門就會受不了。」

但為了讓公司活下去,她吞忍一切,連孩子也被迫提早長大。像是大兒子才小學3年級,就學會餵小4歲的弟弟吃飯、幫弟弟洗澡;有時他們夫妻深夜10點多回家才發現:「桌上食物都沒吃,或地上就一桶碗。」甚至因長期外食,老大從小一到小六,都是體重過輕。

不捨之外還有愧疚。「媽媽的角色可以做20分、也可以做80分,但如果想做80分,卻老是只能做到20分,那就很煎熬。」她幽幽嘆道好幾次兒子發燒,她偏偏得北上講課或簽約,「只能丟下他,然後一整天掛念。」也曾遇到出門時,兒子抱著大腿狂哭,或是打電話哭著要媽媽回家,她除了揪心,一樣無能為力。

尤其大兒子國小畢業時,她匆匆趕到學校,典禮已經結束,「其他父母是一早拿花,阿公、阿嬤都來了,典禮結束後摟摟他說,恭喜~這是一個階段。」她則只能安慰兒子、又自我解嘲:「那好~省了我2滴眼淚。」

然而捨棄了當媽媽的時間,換來的事業卻同樣遇到瓶頸。沈劭蘭坦言,不少傳產客戶對電商不熟悉,「很多東西要像幼幼班這樣一直講,一個東西重複講7年也受不了,那不是我的使命。」這一行利潤也不如想像中好,只要幾個案子請款不順利,資金就常軋不過來。「其實資金斷炊時,我也好想去飛雁、青創申請貸款,可是我是那裡的講師,若去申請遞計劃,人家會說老師自己都沒法把公司經營好……。」終究還是拉不下面子而作罷。

中間不是沒想過要轉型,夫妻倆在接案同時,也嘗試過代理、貼牌,操作鱸魚精、防蟎寢具、轉骨湯等產品,但業績都沒有特別突出。「4~5年前我們就想轉烘焙,朋友介紹一個師傅,名字取好、logo畫好,開始要做的時候,他(師傅)突然說不能來了!」

「時機點錯過了,機會就不見,也沒有特別去想它。」個性土直的施宏偉說。直到2年前,沈劭蘭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,情緒來到爆炸的臨界點,他倆終於決定豁出去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,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
View all posts